首页 > 实时讯息 >

村集体收入从2万到457万 昆明宜良小哨社区走出生态致富新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7:35:00    

“过去守着金山不知晓,如今靠菌子富了口袋、绿了山林!”8月14日举行的“旅居昆明 食菌季”昆滇网络名人悦享会主题分享会上,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小哨社区书记李海彬用一组数据揭开“菌香致富”的密码,通过创新“包山拾菌”模式,实现村集体年收入2万到457万元的飞跃,村民人均分红4000元,更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云南省旅游名村”等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鲜活典范与亮眼标杆。

“旅居昆明 食菌季”昆滇网络名人悦享会主题分享会

宜良县小哨社区坐落于海拔1860米的群山之中,2.1万亩山林森林覆盖率达82%,孕育着200余种野生菌。其中,云南松林下的干巴菌以年产量15吨、富含钙铁蛋白质成为“菌中珍品”。然而,30年前,无序采摘让这份自然馈赠濒临枯竭,“菌子刚冒头就被连根拔起,山林千疮百孔,村民却越采越穷。”李海彬回忆道。

宜良县小哨社区干巴菌节暨彝族火把节现场

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小哨首创“包山拾菌”模式,将山林按产量分片承包,由专业户统一管护、科学采摘。承包者化身“山林管家”,通过控灌除草、修枝间伐改善土壤环境,甚至人工增湿模拟菌子生长最佳条件。过去只知“采菌”,如今更要“养山”,通过保留菌根、只采成熟菌,山林实现“年年产好菌”。

宜良县小哨社区干巴菌节

“包山制”不仅富了口袋,更唤醒村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现在巡山时,顺手清理杂草、扑灭火源成了习惯。市场化机制下,偷采盗伐几近绝迹,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硬化公路通达家家户户,自来水、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学校、文化广场等民生工程相继落地。2019年,小哨获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教育实践基地”,成为云南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典范。

“我们要让小哨成为‘菌文化’体验地。”李海彬透露,社区正规划建设干巴菌保护基地,拓展森林观光、养生休闲等业态,打造“春赏杜鹃、夏采菌子、秋观红叶、冬品药膳”的全季旅游品牌。目前,小哨已启动“林下野生菌经济示范基地”申报,力争将“菌香故事”推向全国。

宜良县小哨社区干巴菌节人山人海

小哨模式证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单选题”。通过明晰资源权属、激活市场主体,将野生菌资源转化为可持续的生态资本,为云南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如今,漫步小哨山林,松涛阵阵,菌香悠悠。这片曾经“靠山吃山”的土地,正以科学管护的智慧,书写着“养山富民”的新篇章。

来源:昆明信息港

编辑:贺靖

审核:钟玲

终审:许建龙

相关文章:

萌娃探秘消防站 致敬最美火焰蓝08-17

福州华大街道“铭记抗战史 奋进新征程”知识竞赛成功举办08-16

村集体收入从2万到457万 昆明宜良小哨社区走出生态致富新路08-15

在中国生活的“野生飞虎队讲解员”08-14

注意注意!昆明这里的路中掉头点优化了08-12

多预警齐发!大暴雨、特大暴雨要来了08-10

云南人口突围战:留住380万“过客”,不论老少08-09

乡村电力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江苏省电力公司现场督办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