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普通百姓了不起”,作家胡学文与评论家黄德海、张定浩共话《龙凤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19:46:00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首《龙凤歌》”。7月12日下午,著名作家胡学文携其凤凰文学奖首奖作品、最新长篇小说《龙凤歌》亮相上海思南读书会,与评论家、《思南文学选刊》副主编黄德海,诗人、评论家张定浩,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李黎展开对谈。活动吸引了众多上海及周边地区的文学爱好者慕名而来。

《龙凤歌》是胡学文继《有生》之后又一部重磅长篇小说,凤凰文学奖三年以来首部首奖作品。小说聚焦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细腻地描绘了从物资匮乏的上世纪到现实巨变的新世纪,豆庄各色人物的生命境遇,思索这片土地上的乡土是如何随时代律动打开的。《龙凤歌》里,胡学文深入普通家庭,写出几代人在时代长河里的心结与缘分、浪漫与坚韧、困境与突围。

故事的核心围绕朱灯、朱红这对性格迥异的龙凤胎兄妹展开。当年。他们的母亲马秋月因一匹枣红马与父亲朱光明结缘,诞下龙凤胎。朱灯性情温和,行事谨慎,以中专生身份实现“农转非”,此后仕途顺遂,从公办教师到县长秘书、报社主任;朱红性格刚毅,敢爱敢恨,在婚姻破裂后,毅然投身服装事业,并培养一双儿女成才。母亲马秋月在朱灯、朱红的成长过程中有着典型中国式家长的期待和寄托,内心往往陷入自我编织的束缚。直到第三代长大成人,马秋月才从生命不息的长流中感受到释然和幸福。朱灯、朱红兄妹迥异的性格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命运走向,谱写出一曲“龙凤歌”。小说也反映了广大农村人后代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选择,如何在风雨中坚韧地“向前走,就有路”,在磨砺中逐渐改善生活。

“我就是写了一部关于人的小说,上半部以乡村为主,下半部转换到城市。”胡学文说,《龙凤歌》于2022年起笔,去年完成。很多前辈写过不少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农民未必住在乡村,种地的未必是农民,而且人有流动性,所以希望自己创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写人的精神生活和乡村文化,写几代女性的精神特质与变化。他说:“我个人认为普通百姓是很了不起的,我努力去做到有新意。”

黄德海认为,“这部小说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胡学文本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本书不能说是乡村小说,我甚至不愿意叫精神小说性质的小说,这是关于人的性格和命运交织的作品,使用了乡村和城市的材料,是关于人性情以及命运交织的作品。”小说的核心人物马秋月是一个农村人,但精神上是“豌豆公主”,不能受到一点压力,脆弱、敏感、梦游,都是自己积压的压力,她所有的问题都是精神生活的层面。在《龙凤歌》中,黄德海看到不同的农村人世界观的缓慢改变,而在这缓慢改变的过程中,是农村和城市不断的交流。

张定浩谈到,如果读者是长篇小说的长期读者,读这本书可能会觉得有点累,因为它没有很强烈的戏剧线索、情节线索,故事写得很节制,甚至是“没头没尾”的。这种写法不太强调戏剧化结构,同时也完全没有虚假感、显示出一种真实,使故事回到日常的朴素生活。《龙凤歌》不是写真正的龙和凤,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但是小孩长大后可能就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每一个人在母亲的心里可能就是龙、为凤,小说的名字“龙凤歌”有一种交织——基于对厚望的讽刺,同时又有对真挚纯粹情感的肯定。

原标题:《“普通百姓了不起”,作家胡学文与评论家黄德海、张定浩共话《龙凤歌》》

栏目编辑:史佳林 文字编辑:郭影

来源:作者:嘉木

相关文章:

“普通百姓了不起”,作家胡学文与评论家黄德海、张定浩共话《龙凤歌》07-14

两岸青少年青礁村体验农耕乐07-14

专访丨唱“大展鸿图”“来财”爆火的广东rapper,揽佬说:打算定居深圳07-14

冲上热搜!蔡国庆正面回应“怼19岁选手4分钟”争议:嗯,做评委做导师都是认真的07-13

@新疆考生和家长 高考录取季,这些“坑”千万要避开!07-10

镜头里的故事|一位“河北福嫂”的北京微记录07-09

云南建成首个光储直用系统 电力赋能打造零碳乡村“样板房”07-05

台湾周“乡村振兴荆楚行”走进仙桃 解码农文旅融合新范式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