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IP在广东的网友“蟹不肉”发文称,因思念亡妻无法释怀,选择随她而去,引发网友关注。

该网友4月11日发文,他称,“当你们看到这番文字,我已选择离去”。在文章最后,他写道,“我的确累了,我要好好休息了”,“再见了,每一位。绝笔”。
一位关注了“蟹不肉”的网友回忆,“11日晚看到他的帖子时,评论区都在劝慰他并报警救人,再刷到消息时家属说人已经没了。”红星新闻注意到,该账号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停留在4月11日,该账号称:“各位亲朋挚友,我是谢某振的弟弟,怀着悲痛的心情告知,我哥哥于4月11日因故离世,终年33岁,丧事将一切从简。”

▲谢某振的账号
此外,网传该男子家属发文称,男子名为谢某振,于4月11日因故去世,终年33岁。
4月11日,记者从谢某振家属、好友及其妻子家属处获悉,谢某振确已去世。
专家:
整合哀伤失败可能会演变成病理性需要及时就诊并获得帮助
如何从丧亲之痛中走出?浙江省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医生廖峥娈介绍,“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丧亲反应。失去亲人后,多数人在心理上都要经历四五个阶段,要真正走出来,不容易。”作为心理医生,廖峥娈表示,丧亲反应中,家属能哭诉出来,情绪爆发其实是个好的迹象,最怕的就是表面看着很冷静,没有什么情绪反应的。
廖峥娈建议,这个时候,身边的亲人、朋友可以多做陪伴,这个时候不妨引导他回忆逝者,甚至可以复盘事情本身,“这样做是为了给当事人的情绪找一个出口,让他释放和发泄。这种释放和发泄越早越好,积攒的时间越久,风险越大,而能够从痛苦阶段走出的人,会进入恢复期,慢慢对亲人的离世释怀,最后逐渐开始新的生活。”
来源:红星新闻、潇湘晨报
相关文章:
小米王化回应“柯洁吐槽智驾”:他还没提车05-01
特朗普说“绝对”会签禁止议员炒股法案04-28
公交公司开展心理健康专题培训04-25
微信新功能上线,网友:好方便04-24
女子随手一拍,脸被灼伤,有人差点毁容!上海有人中招!毒液堪比硫酸04-23
急救车上的温暖传递:守护生命更守护人心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