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感应式灯光地砖拾阶而上,伴随着经典戏曲唱段在耳畔萦绕,抬头欣赏夜幕下的璀璨“星光长城”……近日,北京慕田峪长城再次开启夜游,把夏夜的浪漫糅进长城的轮廓里。
“凭票可以无限次乘坐缆车,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游客张女士直呼:“这波体验太值了!下次还来。”
随着暑期到来,气温飙升,夜游热度持续升温。我国各地积极打造夜间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仅推动夜经济持续繁荣,更让夜游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民众的一种新生活方式。
——科技范儿,让夜游焕发新魅力
科技正为夜消费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科技+”已成为各地角逐的新赛道。
在陕西西安市,大唐不夜城新增“盛唐幻夜”全息投影秀,以科技再现《霓裳羽衣舞》;浙江杭州市集中发力“科技游”,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玩家在探索游戏世界的同时,还能身临其境体验声光感应等多项前沿科技;走进福建泉州市,非遗演出将木偶戏、南音与AR特效结合,为百年骑楼穿上“电子新衣”。

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游客身着苗族特色服装打卡拍照。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摄
——沉浸范儿,让夜游更具参与感
围绕打造沉浸式体验新空间下功夫,各地通过融入更多元素,提升游客参与感。
发挥当地优势,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古城,随处可见主营苗族特色服装旅拍的小店,前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抓住消费升级新方向,江西婺源县篁岭村通过原创艺术与光影技术结合,打造高创意沉浸式互动场景;让游客从“参观者”变为“参与者”,河南、甘肃等地博物馆在延长开放时间的同时,推出“夜游”服务,增加沉浸式项目。
——跨界范儿,让夜游“圈”出新活力
打通消费链条,从“卖单品”转向“卖生态”,跨界营销成为夜游“出圈”的又一突破口。
在江苏,“苏超”调整开球时间,借夜色点燃城市活力,持续放大“全域主场”的乘数效应,南京市则顺势推出“足球+秦淮夜游”联票,拉动夜游订单增长;上海打造“豫园·夏日奇幻夜”,通过国创动画视听秀,探索“IP+场景+跨界”融合的有机新玩法。
夜经济是城市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着居民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发展。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我国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旅游人均消费的贡献方面,夜间消费是白天消费的3倍以上。
当前,我国夜经济蓬勃发展,正从传统的以餐饮、购物为主的夜市,向融合文化、旅游、娱乐等多种业态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转变。专家建议,应抓住夏季夜间消费窗口期,加大政策力度,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提升服务消费品质,推动游客从“打卡式消费”向“深度体验”转型,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记者 乔业琼
相关文章:
苹果概念走强,舜宇光学科技涨近6%,领涨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持仓股07-10
农文旅深度融合绘新篇07-08
【寿光】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 寿光文旅局重拳整治“强制购物”与“低价游” 亮剑暑期旅游市场07-08
暑运开行夜间高铁,广州南站进站乘车、交通接驳提醒→07-07
白洋淀上丨当科技拥抱“银发”07-02
上海乐高乐园发生事故,设备‘卡’在半空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