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鱼是“95后”年轻带货主播,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数万粉丝,今年1月正式开启全职主播生涯。
上午10时起床,中午开启直播,下午拍摄带货视频,晚间发布作品——小鱼的工作日程与传统上班族并无二致。“全职后才发现,自由职业并不比上班轻松。”她坦言,尽管无需坐班,但每日至少一条视频的“硬指标”、直播间的数据波动,让她深刻体会到“安全感缺失”的职业痛点。三个月试水期里,她经历过单条视频带货数万元的惊喜,也面对过直播间“接不住极速流量”的挫败,“这个行业没有稳定可言,就像在冲浪,得学会和不确定性共处”。

这些年,小鱼亲历了直播带货行业从巅峰到平缓期的变迁,面对流量焦虑与行业竞争,她选择以“随拍”的松弛感破局。与团队化运作的带货主播不同,小鱼的创作显得格外“佛系”:直播不备脚本、视频即兴发挥、选品“看眼缘”。“品牌方很少干涉,毕竟双方成本都低。一个手机支架、一个人、一分钟,这就是我的全部装备。”她调侃道,“火过的视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火,不如保持‘活人感’。”
这种“反套路”风格,恰是Z世代用户青睐的“真实感”。小鱼95%的粉丝为95后年轻女性,她们对“精致营销”逐渐免疫,却愿意为“随手种草”买单。然而,随性背后亦有门槛:“你得懂反向选品,质量、报单率、粉丝调性缺一不可。”
作为2020年就入行的“电商老兵”,小鱼敏锐察觉到行业风向变化。“能存活下来的主播要么有独特内容,要么背靠供应链优势。”面对涌入行业的年轻人,小鱼给出务实建议:“全职需谨慎,月均收入稳定超5000元再考虑转型。”她以自身选品逻辑为例解释生存之道——严格筛选商品、反向选择适配粉丝群体的货品,比盲目追逐流量更重要。对于内容创作,她坚持“先完成再完美”:“没人能预判哪条视频会火,重要的是保持输出。我从2023年坚持日更,爆款都是在持续发布中偶然诞生的。”
“这个行业教会我,执行力比完美计划重要一百倍。”谈及未来规划,她笑着展示手机里刚拍好的短视频:“看,这个角度是不是更有生活感?先发了再说吧。”窗外的阳光斜照在手机支架上,这个属于个体创作者的时代,或许正需要这样的“随拍”勇气。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王夏菁 实习生苏艳红
海报丨奔流新闻设计师 钟文静

相关文章:
杨坤坚称不撤诉后,“四川芬达”再次道歉求和解:尺度没掌握好,给我们留口饭吃!05-03
我也是劳动者⑦|全职主播小鱼:在流量浪潮中捕捉“随拍”的力量05-03
2025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收官 数字与智慧交织的巅峰对决05-02
欢迎回家!神舟、天和互拍视频看分离瞬间04-30
24岁抗癌网红小雨去世!3年负债30多万,临终前还在想为家里省下几千元运费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