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还没退钱的赶紧!最后10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2 05:27:00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

即将截止

大家抓紧在6月30日前完成哦



0能退多少,可以这样算


个税汇算清缴就是对2024年的个税进行多退少补。上一年度多缴税的,可以自行选择申请退税;存在少缴税的,那就要进行补税。


注意:延期不补税的,需要承担加收每日万分之五的滞纳金并且受到处罚。


1.哪些情况可以退税?

◆预缴税额高于应纳税额;


◆2024年综合所得年收入额不足6万元,但平时预缴过个人所得税的;


◆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未填写或填写不完整;


◆因离职、部分月份没有收入等原因,存在少申报或者未申报综合所得。


2.哪些情况要补税?

◆预缴税额低于应纳税额;


◆在两个以上单位任职受雇并领取工资薪金,预缴税款时重复扣除了减除费用(5000元/月)。

除工资薪金外,还有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各项综合所得的收入加总后,导致适用综合所得年税率高于预扣预缴率。


具体计算公式:


应退或应补税额=[(2024年综合所得收入额-60000元-“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符合条件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已预缴税额


0这样操作,个税多退几千元


在进行个税汇算清缴时,一样的收入,为什么有的人却可以退一大笔钱呢?可能是多做了这一步:


1.专项附加扣除,家庭减税神器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覆盖子女教育、房贷利息、赡养老人等七大类,合理填报可大幅降低应纳税所得额。


image.png


下面来简单说一下可能导致少退的注意事项:


▪️子女教育:需要注意各阶段衔接时有空档,比如小学升初中,6月毕业,9月才开学,这中间有人可能就漏掉了,因为我们可能会习惯沿用上一年的记录,所以升学期记得要改专项扣除资料。


▪️继续教育:本科及以下在读,没有工作的,父母可以抵税。


提醒:很多人忽略了技能证书!2024年如果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填报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按照3600元的标准,享受税前定额扣除优惠!


证书长这样:


image.png


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多、数量多,哪些能享受呢?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由人社部发布,目前最新版本是2021年版,共计72项职业资格,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59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13项,大家可以自行查看:


(上下滑动查看)

image.png



▪️大病医疗:并没有想象中的门槛那么高,个人自费或自付15000—80000元之间的可以扣除。


▪️房贷抵扣个税:可以夫妻分别抵扣或单人抵扣,最好让工资高的一方单人抵扣。


2. 年终奖“单独计税”:巧妙选择高收益


年终奖发放月份不同,可能影响清算结果。比如去年12月份发的,那我们今年3月就要记得清算;如果今年1月才发,那就明年清算的时候再处理。


年终奖很多朋友再熟悉不过了,而这笔钱并不是发多少就能实收多少的,因为它也是需要缴税的。


在2027年12月31日前,年终奖可以选择两种计税方式,分别是:


单独计税:年终奖和工资分开,分别计算该缴多少税;


合并计税:年终奖和工资合并,按总收入来计税。


那两种方式选哪种?我们接着往下看;


以王先生税前年入25万元,其中,五险一金要扣3000元,每月还有2000元专项额度扣除,加上今年的年终奖5万元,将单独计税与合并计税的差异演示如下:


image.png


可以看出,以王先生的收入情况,选择单独计税更为合适,相比之下,省了3810元。


当然,上述演示只是根据王先生的情况展开,由于大家的收入情况与薪资构成的不同,在两种计税方式下,最终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


0

相关文章:

山海情深十五载 鲁青共筑高原梦 本报记者 王 晶07-17

四年虚增营收超17亿,*ST苏吴(600200.SH)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情形07-14

银行业上半年累计被罚7.89亿元,农商行领罚最多,超百人禁业|大鱼财经07-14

整治“李鬼表”!假机芯真欺诈07-11

“阿尔茨海默病手术”被叫停背后:处于临床研究早期探索阶段,但曾有医院宣称100%有效07-10

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吴忠市5.8亿创业担保贷款“落地生花” 培育1872个创业实体 带动8320人就业07-05

今年1-5月我国软件业收入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07-04

办实事·解民忧|勐海县创新“1+N”就业模式:织密就业服务网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