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方强对流天气频繁 需防范叠加风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8 20:28:00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 题:北方强对流天气频繁 需防范叠加风险

新华社记者黄垚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一周青海东部、甘肃中东部、东北地区、华北中北部、内蒙古中东部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强对流包括雷暴、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天气现象。当下层空气温度较高、高层空气温度较低时,下面的热空气就像沸腾起来的热水,一旦有冷空气来袭,触发条件,就会引发强对流。春夏季尤其是午后时段,通常是强对流天气高发期。

“中层冷空气趋于活跃是近期北方强对流天气频发的关键。”国家气象中心强天气预报中心副主任盛杰说,夏季南方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冷空气难以深入,但北方作为冷空气活动的主要“基地”,中层能明显感受到其存在。

中高层的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空气上形成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发展提供了能量。当前,北方冷空气活动较盛夏更为频繁,中高层冷空气的渗透不仅直接关联大风和冰雹的形成,还加剧了对流的不稳定性,使得强对流天气强度更强、表现更为突出。

盛杰表示,夏季尚未结束,副热带高压仍稳定控制中东部,其边缘环流持续向北方输送充沛的暖湿气流。与此同时,冷空气活动增强,冷暖空气在北方地区的交汇更为清晰和直接,为强对流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此外,地形抬升作用以及台风远距离水汽输送,也加剧了北方强对流的复杂性。当地形抬升与急流、切变线等天气系统相配合时,极易触发并加强局地对流发展。暴雨、雷暴大风等多要素强对流天气同时出现的混合型强对流天气,与天气系统移动缓慢的持续性强降水相比,具有局地性强、效率高、移动快等特征。

专家提醒,公众需高度关注气象部门滚动发布的暴雨、大风、冰雹等预警信息,留意天气变化以及可能引发的综合灾害风险。在季风气候背景下,以强降水为主的强对流天气是常态,“混合型”也非异常,但需充分重视多灾种叠加带来的潜在风险。

公众关注强对流天气时,可针对三个不同层级做相应准备。在气象部门发出可能性预报阶段,可以增加对天气预报的关注力度和频次;发出预警后,应考虑取消出行计划、减少出门、加固基础设施等;当强对流天气已经来临,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躲在坚固的建筑物内。

相关文章:

北方强对流天气频繁 需防范叠加风险08-18

一天放10个屁=肠癌警钟?08-14

辽宁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08-08

苏童耗时11年携《好天气》归来:想证明我不是一个骗子07-27

河北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07-25

“双台共舞”!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生成,广东或出现36℃高温07-24

预防“基孔肯雅热” 做好防蚊灭蚊是关键07-23

全区大部最高气温重回30℃及以上 注意防暑降温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