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四类突出问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6 16:06:00    

本报讯 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自今年3月以来,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司法部按照国务院要求,统筹组织政府系统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据悉,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一是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二是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三是执法标准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加重企业负担的行为;四是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该罚不罚、“吃拿卡要”、粗暴执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要求的行为。

  截至5月21日,专项行动的工作平台共汇集各地区各部门问题线索6232条,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的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

  市场监管总局市场稽查专员嵇小灵表示,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动价格法的修订,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明确法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以制度刚性震慑违规收费行为,构建常态化的监管法规体系。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审批成本等违规行为,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政影响力强制收费问题,强化陆路、海运口岸等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对水电气暖等行业收费问题开展“回头看”,确保整改彻底。

  如何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应急管理部安全生产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督管理局局长杨智慧介绍,应急管理部目前正在9个省份开展非现场执法试点,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赋能精准执法,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制定了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推行7项“轻微首违不罚”措施,24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也制定了免罚、不罚的事项清单。

  执法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对执法水平的高低起着关键的作用。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表示,司法部正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执法人员准入和退出机制,坚决杜绝不具备资格的人去执法。研究制定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厘清行政执法人员权力边界和行为边界,明确行政执法人员禁止性行为和纪律要求,有效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执法人员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和粗暴执法等问题。

  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长姜杉表示,此次专项行动的目标、原则、重点领域,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规定、要求和精神都是高度契合的。随着专项行动的开展,必将使法律的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更加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依法保护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使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可以专心干事、安心经营、放心发展。

(周岩)

相关文章:

5G布控球筛查、大数据分析…科技赋能合肥交通执法部门05-27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四类突出问题05-26

聚焦网络“黑嘴”伤企乱象,中央网信办部署专项行动05-22

王建军被免去证监会副主席职务05-2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关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05-12

到2027年 重庆重点水源工程覆盖率达90.8% 自来水普及率达95%05-09

“土台风”造访申城,崇明海事局紧急转运横沙岛重伤老人出岛救治05-09

人民日报客户端︱民企的关切,这部法律有回应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