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按摩时,往往以疼痛作为衡量效果的标准,认为越痛效果越好,其实这是错误的。
刚开始按摩时,人们常会觉得很疼,过后却浑身轻松。然而,按了一段时间后,舒服感却下降了。这并不是按摩力度变轻所致,而是身体在较重的外力作用下,局部肌肉产生疲劳,弹性减弱,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
按摩作为一种外力,之所以能调理身体和治疗疾病,除了对相应的经络和穴位进行刺激外,还在于这种力度到达实施部位的方式是柔和的,能为人体所适应和接受,起到良性调节的作用。
按摩有4个基本要求:均匀、柔和、有力、持续。其中柔和是非常重要的,按摩手法刚柔相济,才能发挥最大的放松效果。而一味强调手法的力度,往往会对患者造成损伤,非但起不到调理作用,反而会加重病情。
按摩常见的另一个误区,是关于按摩治疗疼痛的时机。有些人一感到疼痛不适马上就去按摩,认为越早按摩越能消除疼痛。其实,在疼痛的急性发作期,特别是局部组织红肿明显时,尽量不要接受按摩,否则容易导致急性肌筋膜炎,加重病情,延长疼痛时间。
(陈海蓉)
相关文章:
广州今天仍有雨,广东局部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本周全国大范围高温强盛时段来袭,多地将超40℃07-14
清岚环保申请含VOCs废气净化工艺专利,提高VOCs废气净化的净化效果06-21
民乐县财政局:加强节能减排 推动绿色办公06-10
按摩是越痛越有效吗?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