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助力通航产业升级 西安蓝田机场打造西北低空经济新引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2 12:30:00    

蓝田通用机场。

5月21日下午,跟随17家中央、省级、市级媒体等组成的采访团,走进西安蓝田机场,记者看到地面上直升机整齐排列,模拟飞行体验区吸引众多航空爱好者聚集,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蓝田通用机场。

作为西安市范围内唯一拥有自主空域、具备起降固定翼飞机与直升机的通用机场,这座2023年底投入运营的通用机场,凭借专业的保障能力和立体交通网络,已吸引青海天美、陕西信义、西安空天等十余家通航企业及无人机企业入驻。目前,该机场已累计安全飞行超350天、3900小时,13000架次,成为西北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枢纽,推动通航产业的集聚发展。

西安蓝田机场停机库。

“空域自主性和专业保障体系是我们选择这里的关键。” 陕西信义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蛟表示,2023年企业从丹凤县迁址至此,依托西安蓝田机场 2B 级跑道、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专业塔台指挥,不仅飞行培训工作更加顺畅,航空救援效率显著提升,绿色通道机制也为应急任务提供了坚实保障。作为以飞行员培训、航空救援、训练飞行为主的通航企业,西安蓝田机场的专业化运营环境让企业发展实现“加速度”。

作为低空经济创新试验场,西安蓝田机场2024年实现安全运行240天,先后完成HH-100无人运输系统、AE200倾转动力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行业标杆产品的首飞测试。目前,该机场覆盖30余家通航企业,形成涵盖飞行培训、航空救援、物流运输等完整产业链。

2024年,西安蓝田机场完成了秦岭应急救援、无人机物流测试等 30余项创新应用,机场配备的智能调度系统和多层级空域管理方案,为无人机等多种航空器的融合运行提供了范本,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依托西安蓝田机场的创新实践,西安低空经济产业正加速崛起。凭借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西安构建起从原材料供应到无人机应用的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条体系,300余家无人机企业扎根于此,爱生集团、羚控科技等龙头企业不断推出智能巡检、森林防火、物流运输等领域的优质产品。

未来,西安将以低空制造业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全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无人机研制生产基地与低空经济创新发展城市,通过推进核心部件国产化、整机制造规模化、服务场景多元化,让低空经济成为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卉 图:记者 郝钟毓 王健

相关文章:

助力通航产业升级 西安蓝田机场打造西北低空经济新引擎05-22

推动数实融合,肖钢详解数字经济三大破局路径05-18

美智库涉华分析应少些对抗性思维05-12

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05-08

最新!8岁男童山中走失已近70小时 昨日当地暴雨05-07

铁路“五一”假期累计发送旅客超1亿人次05-06

俄称打击乌军和外国雇佣军临时部署点05-06

全国铁路今日预计发送旅客2040万人次 这些方向有余票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