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人民日报客户端︱民企的关切,这部法律有回应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2:35:00    

原标题: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自二〇二五年五月二十日起施行

民企的关切,这部法律有回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安徽淮北一家民营锂电池生产企业的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生产作业。李 鑫摄


江苏如皋某民营造船企业船舶建造现场。吴树建摄

如何破除“壁垒”,保障公平竞争?

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

“立法把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保障各类经济组织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市场机会和发展权利。”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经济法室主任杨合庆说。

核电领域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能源安全,投资运营门槛较高,一直以来核电项目主要由中央企业投资和运营。去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总投资2400多亿元,都有民营企业参与投资。

位于广东的陆丰核电站1、2号机组,民营企业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占比5%。“作为核电材料供应商,过去一直希望参与核电项目投资。”久立集团有关负责人感慨,能够有机会以较高股比参股,确实感受到了国家支持民间资本的决心。

在保障公平方面,此次立法着力健全、完善民营经济组织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机制,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如对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及时清理市场准入壁垒、禁止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中限制或者排斥民营经济组织等作出规定。

“在准入领域,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国家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中国行为法学会总监事黄永维表示,“非禁即入”的刚性原则,为包括民营经济组织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敞开大门,赋予其依法平等进入的权利。“它改变了以往模糊不清的准入规则,让民营企业精准知晓哪些领域可以进入,提升了市场准入的透明度与可预期性。”黄永维说。

“民营经济促进法坚持平等对待,致力于健全对各类所有制经济平等保护的法治环境,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稳定的预期。”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校长王轶认为,从全面落实公平竞争政策制度,到要求有关部门完善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再到要求有关部门完善拖欠账款预防和清理机制,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平等原则贯彻在了具体的制度设计中。

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

“民营经济促进法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构建系统性治理框架,在规范市场行为、优化投融资环境、推动科技创新、强化服务保障等方面都有规定。”黄永维表示。

黄永维说,为推动政府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立法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与政策落地机制,如要求建立“畅通有效的政企沟通机制”,政府需主动听取民企意见,避免“政策悬空”;规定涉企政策制定前预留“适应调整期”,防止“一刀切”式监管对民企造成冲击;明确“为民营经济组织申请享受有关优惠政策提供便利”,细化适用范围、申请程序等。

在上海浦东,开一家便利店,需要多长时间?

当地“一业一证”改革前,通常需要办理5张单项许可证,法定时限95个工作日;改革后,办理时限大幅压缩,还实行“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信用良好的企业书面承诺并提交必要材料,即可当场取得许可,企业开业效率显著提高。

作为首部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自2021年10月1日施行以来,实现审批服务管理从“多证可营”变为“一证准营”,受到企业欢迎。

民营经济促进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加强规范引导。

杨合庆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法律推动民营经济组织实现规范治理,并对依法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健康发展等作出规定。

“立法从多个维度支持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魏楚表示,民营经济促进法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独立规范的财务制度,加强廉洁风险防控,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及时预防、发现、治理经营中违法违规等问题,“这些举措对于有效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发展、行稳致远至关重要。”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如何保障?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坚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杨合庆介绍,民营经济促进法加强权益保护,对规范强制措施,禁止违法实施收费、罚款或摊派财物,规范异地执法行为,规范政府履约践诺,加强账款支付保障等作出规定。此外,此次立法还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坚决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

近年来,民营企业对部分地方重复检查、执法随意性大等问题反映强烈。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发布,坚决遏制“乱检查”。

浙江嘉兴港区综合执法分局执法队员在渔港的一家餐饮店里执法前,先亮出了“检查码”。被检查人使用本人“浙里办”APP一扫描,“谁来查”“查什么”,“码”上清清楚楚,事后还可以“码”上评价。“检查完还能重新扫码查看检查结果,自己也能对照整改。”餐饮商户李女士说。

在浙江,“亮码执法、亮码检查”已成为执法人员入企检查的“标配”。

当前,各地正在有力有序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部门建立涉企行政执法诉求沟通机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加强对行政执法活动的监督,及时纠正不当行政执法行为。

“为确保专项行动取得扎实成效,司法部将深入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作用,持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督促各地加强问题查纠整改,能立即纠治的,要坚决纠治到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纠治的,要明确整改措施,限期完成整改。”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局长刘波表示,对专项行动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转化为具体制度措施,将相关法律规定落地见效。

编后

巩固改革成果 增强发展信心

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

民营企业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程蓬勃发展起来的。当前,民营经济发展在面临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遇到困难与挑战,比如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服务供给等方面还存在阻碍。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2018年11月、202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巩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民营经济发展成果,为发挥民营经济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写下生动注脚。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牵头组建了由17家中央有关单位组成的立法起草工作专班,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照工作安排,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审议进程,其间还两次公布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并通过立法联系点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特别注重听取各行业、各领域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真正体现了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从破除市场准入的各种“玻璃门”“旋转门”,到规范涉企执法,遏制“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实施为契机,聚焦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折不扣把法律规定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相关文章:

全国政协委员贺丹: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05-08

人民日报客户端︱民企的关切,这部法律有回应05-08

事关房地产,系列融资制度将出台05-07

5月新规,一起来看!05-01

儋州市举行2025年民营企业服务月专场招聘会 提供410个岗位04-29

已核准!山东海阳三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新获核准04-29

构建养老金融统计体系 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04-18

湖北民营经济,到底有多给“力”?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