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临安为电力铁塔建设开通“空中物流通道”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1: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伟芬 通讯员 傅云潇 芮典

4月26日,在杭州临安太湖源镇5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施工现场,一架四旋翼大型无人机正缓缓向山另一侧铁塔组装施工平台飞去。无人机下方是输电铁塔组立所需的塔材,从山脚到作业点,整个过程不到20秒。

这是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首个全面运用无人机吊运技术的电力基建工程。

吴忱 摄

太湖源镇光伏项目是临安区重点新能源工程,总装机容量50兆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6000万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6万吨。

然而,项目所在地地形复杂,部分塔位位于陡峭山坡,传统人力搬运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安全风险。面对挑战,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创新引入工业级无人机,通过精准定位系统与人工遥控协同作业,成功实现塔材、金具等物资的空中吊运。

吴忱 摄

“过去组立一基铁塔需要20名工人搬运两天,现在无人机两小时就能完成关键材料运输。”现场施工负责人蓝剑指着正在作业的无人机介绍道。这台配备高清摄像头和避障系统的“空中吊车”,不仅能实时回传运输画面,还可通过预设航线实现自动化飞行。技术人员在平板电脑上轻点几下,无人机便载着塔材穿越山谷。

“之前我们铁塔组立只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骡子运输,一种是爬山虎运送,两者都会对林木造成一些影响,而且物资运输周期比较长。”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主任杨巍说。

吴忱 摄

如今,该公司通过无人机吊装技术,搭建“空中物流通道”,打造“山下集结、空中配送、山上施工”的运输模式,实现塔材的点对点投送,有效解决传统运输受地理条件限制难题,减少山林植被砍伐,同时将运输效率提高至少两倍。

吴忱 摄

从人工肩扛手抬到智能装备上阵,国网杭州市临安区供电公司创新应用不仅为项目建设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经验。接下来,该公司将扩大应用场景,构建“无人机+数字化”的新型电力施工模式,全面提升基建项目的智能化水平和施工效率,以科技之力守护万家灯火。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安徽出台33项措施 持续发力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04-30

寿光:深耕文化沃土 传承非遗之美04-30

巴基斯坦宣布:击落印军无人机04-30

24个项目,协议总投资43.53亿元!安宁市2025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04-29

G320新建工程全线加速推进04-29

临安为电力铁塔建设开通“空中物流通道”04-29

榆林开展春季防柳絮工作 守护市民舒适生活04-28

尿毒症和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的“希望之光”来了04-27